发布人: |
|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 |
来源:辽宁省扶贫办 |
第90期(总第348期)
辽宁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2月24日
本溪县多举措促就业增收入巩固
提升脱贫成果
本溪县充分发挥就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今年以来,全县整合资金2547万元,安排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357人,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到龙头企业打工、劳务输出、自主发展庭院小产业等方式实现稳定就业,占全县建档立卡人口总数的30%以上。
县委、县政府制定《本溪满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扶贫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进乡入村逐户排查,摸清疫情对就业影响的实情。以乡镇为单位,以乡镇机关干部和扶贫办人员为主,依靠村两委班子成员逐户普查,不漏一户,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全面掌握,详细登记,对未就业人员了解未就业原因,对有就业意愿的登记就业相关需求;对已就业的了解就业信息,登记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就业形式、月收入情况,填写《就业情况入户调查表》,建立就业信息台账。实行周调度,月调度,通过落实相关制度政策,帮助全县有就业意愿、就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实行全部安置,实现稳就业稳脱贫。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一是利用省市资金大力开发居家养老、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402个,年人均增收8880元。二是利用扶贫产业收入进行差异化分配安排就业岗位214人,年人均增收500元。高官镇肖家河村的建档立卡户温瑞萍,精神残疾人,丈夫2019年因车祸去世,女儿2019年上大学,安排到肖家河村木耳基地就业,全年增加收入6000多元。三是推广“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利用全县23个扶贫龙头企业、34个农事合作社(大户)来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让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农村贫困劳动力739余人,促进贫困群众年增收1万余元。草河掌镇佟堡村建档立卡户吴世艳在扶贫产业项目汤沟度假村打工,每月工资1800元。四是实施庭院经济促进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安排资金60万元补贴405户发展庭院经济。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已实施生猪养殖、家禽养殖、稻谷种植等项目解决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608人,每户增收8365元。高官镇磙子沟村的建档立卡户于桂兰,带着一个智力残的儿子,通过补贴的3900元资金养殖鸡、鸭、鹅,年增收1万元以上。高官镇磙子沟村的建档立卡户于桂兰,带着一个智力残的儿子,通过补贴的3900元资金养殖鸡、鸭、鹅,年增收1万元以上。五是劳务输出就业,充分利用就业中心各种优惠就业政策异地安排就业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为394人。
报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省长
分送: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中)直驻村扶贫单位,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市扶贫办,有脱贫攻坚任务县县委书记、县长,县扶贫办
辽宁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024—23448879 lwf.lfp@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