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辽宁省乡村振兴局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0日
- 来 源:
朝阳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丰富,202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2.8亿斤。全市户籍总人口33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4.5万人,占比75.8%。因此,拓宽农资流通渠道、助力农民增收成为朝阳市农村工作的重点。
朝阳市获得国家和省一系列的资金、政策支持,为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市农村电商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朝阳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度时期,为抢抓农村电商发展新机遇,使电商成为巩固脱贫新载体、乡村振兴新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市委市政府亲自把脉定向、精心谋划,多次组建专班外出考察学习,召开会议研究调度,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推进发展。高瞻远瞩提出以探索推进乡村电商服务体系和电商示范创建引领制度性创新为主要切入点,以示范建设、典型引路为推动力,加速建成全市电商网络服务体系,形成以县级电商产业园区为中心,乡镇电商运营中心为节点,村级电商服务站为“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原点,龙头电商企业为支撑的遍布全市城乡的电商服务网络,为巩固精准扶贫战果,提升乡村振兴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县、乡、村四级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部署,坚定信念,咬定目标,建机制、抓协调、强督办、促落实。
朝阳市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系,为农村电商保驾护航。一是建立电商服务全覆盖制度。自2018年起,在县、乡、村建立三级电商服务体系,重点从有一定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入手,以点带面、蹄疾步稳,利用3年时间,有计划地完成全市1343个行政村布点任务,实现村级电站服务站全覆盖,建立了常态化、动态化建设和管理制度。二是建立总结推广服务站运营模式。积极总结推广“服务站+合作社+农户”“服务站+劳务”“服务站+供销”“服务站+公司+基地+农户”“服务站+物流” 等5个先进运营模式,以制度形式完善巩固,形成辐射拉动效应,提高服务站运营效益,巩固经营成果。三是建立示范单位创建引领制度。出台了《朝阳市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朝政办发〔2019〕46号)、《电商示范单位创建验收标准》等文件,建立实施电商示范单位创建引领制度。从2019年起,开展市级电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创建类别包括: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场街)、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园区、示范直播基地、示范企业。按照不同类别确定评选条件,从服务功能覆盖、电商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电商交易金额、物流保障情况等方面制定相应评选标准。对获评单位以市政府正式文件形式予以通报表彰,并优先推荐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称号,优先获得各项政策激励支持。四是建立调度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平时业务工作调度指导,建立定期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做法。接待省市领导多次调研,得到省商务厅、省乡村振兴局充分肯定,在省委省政府组织的专题会议上宣传推广朝阳经验。
朝阳市通过发展农村电商新态势,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拓思路、想办法。通过电商服务体系的建设,从工商品下行“节流”和农产品上行“开源”两方面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电商服务体系直接就业近万人,带领4万多农民找到了创业致富新路。
切实从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电商园区、电商基地、电商企业,培育电商人才。全市建成电商产业园8个、电商直播基地14个、乡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35个;引育电商龙头企业118家、电商直播企业74家。2022年,培训农村电商人才6148人次,培育电商创业人才1172人,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102人。村级电商服务站进一步整合升级。全市“四上企业”电商应用率达到95%以上。电商园区、电商基地、电商企业奋勇担当、积极作为,通过“网上年货节”“电商直播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更好更快地促进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健康快速发展。2022年,开展直播带货活动8.6万场次,实现销售额3.6亿余元,有效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朝阳市坚持产教融合,在全省率先创建乡村振兴学校,将学校、学堂、学点设在项目所在地、建在产业链上。其中,朝阳县乡村振兴学校以电商直播为主题,探索电商培训和发展新模式。已和沈阳华狐电商直播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由沈阳华狐电商直播学校专业师资团队结合朝阳县实际培训电商直播人才,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
形成电商发展新格局,凌源市、喀左县、北票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分别获得建设资金2000万元。北票市、朝阳县被评为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获得资金支持100万元;凌源市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区;龙城区龙韵网红直播基地、北票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凌源电商园直播基地、喀左县电商直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直播基地。建平县获批2022年度省级电商示范县,至此,我市实现了县域电商示范建设全覆盖。